首页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追寻秦岭野化放归林麝踪影

发表日期:2018-04-24来源:放大 缩小

  “春节前的元月份,有村民说在沟口的河边看见两头林麝,其中一头好像还戴有你们套的项圈。”秦岭宁东林业局响潭沟的村民吴立奎,一边在前面引路行走,一边回答着陕西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艳副研究员、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齐晓光教授和陕西省科学院科技处处长孟繁东等急切要了解到有关13头野化放归的林麝的信息。

  吴立奎是王艳、齐晓光课题组为此次安装远红外相机和无线电遥感追寻野化放归的佩戴GPS林麝信号活动聘请的当地村民向导。 

  “关键是看2月份那场大雪后,林麝是否还活着!”吴立奎也是忧心忡忡而不敢肯定的回答说。 

  在这秦岭宁东林业局所属的林区茫茫林海深处中,天气还相当于百公里多之外西安市的早春,山坡上仅有少数树木的叶子吐出翠绿的新叶片,而如核桃树还处在冬眠之中似的……。向响潭沟深处行进快近半个多小时了,路上未碰到一个老乡,而为去年放归活动修建的临时路面已被山洪冲毁,特别是通往到放归地点的临时木板桥已被冲毁的仅留有半截,天空盘旋的秃鹰不时翱翔、俯视山涧林丛中的我们……。 

  安装红外相机:拍摄野化放归的林麝生存状况 

   20171112月份,我们遥感监测到有6头放归林麝的信号。”课题组成员、西北大学研究生刘嘉辉说。 

   “今年1月份我们来观察,仅从无线电遥感探测野化放归8头佩戴GPS项圈林麝中的6头有活动讯息信号,但未有影像资料证据。”课题组、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年轻科研骨干边坤告诉记者。 

  而响潭沟这一区域就是陕西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区域,地处秦岭东段南坡,属秦岭大熊猫种群——平河梁种群分布的核心地带,是目前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最东端的自然保护区。安装的远红外相机也有可能拍摄到秦岭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活动影像。就在这两天正巧遇到陕西省宁东林业局、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在此地组织召开“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联盟年度会议”。 

  无线电遥感探测:掌握佩戴GPS项圈林麝的活动轨迹 

   “去年首次放归的13只人工繁育的13只林麝,其中8头佩戴有GPS项圈,至今接近1年时间,多次无线电遥控监测,仅有6头的存在、活动信号。”齐晓光教授如是告诉记者。 

  该项目总负责人王艳讲,世界首次林麝野化放归是否成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成功与否?就要看这13头林麝中是否在野外成功存活并进行繁育后代。”“放归的林麝种群个体要躲避天敌危害、生境适应和抵抗病虫的侵害甚至人为带给的有意性伤害。” 

   “由于林麝是独居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而雄麝所产麝香有“软黄金”之称,自古就是珍贵的中药材,属国家战略储备物资。至今,世界上从未有专家研究清楚林麝种群数量大小、个体栖息地范围大小,及日活动距离等系列生态习性等科学问题。”齐晓光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林麝的一些研究现状问题时而如是回答之。 

   “通过安装的红外相机拍摄,结合无线电遥感监测8头佩戴有GPS项圈的活动轨迹情况,我们将会从被放归林麝的生境选择、活动规律、繁殖状况、疾病与寄生虫、种内与种间关系5个方面进行为期2年的连续跟踪监测,以期掌握其活动、休息时间分配、不同生理时期(配种期、泌香期、妊娠期、哺乳期等)的活动特征,以确认林麝野化放归是否成功!同时也为今后的野化放归积累经验,有针对性地更好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需要。”王艳讲。 

  王艳认为,林麝与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金钱豹共称“秦岭六宝”,是一种大型野生偶蹄类动物,经过近一年的观察研究,现在认为首次放归13头林麝特别是仅8头佩戴GPS项圈还是种群个体数量显得少,不足于进行科学性强的观察、研究。 

  为此,她建议分批次且递增数量继续放归活动,以揭开林麝的一些未解之谜。 

  期待野化放归的林麝个体在宁陕县的响潭沟有后代生息……。 

   

  2017629首次放归13只人工繁育林麝 

           

  安装红外相机 

    

  无线电遥感监测佩戴GPS项圈的林麝踪迹信号 

   

  涉水爬山去监测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