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视角

传媒视角

一位耄耋老人的小麦育种梦想

发表日期:2009-07-31来源:放大 缩小

一位耄耋老人的小麦育种梦想

他,没有经费,仍埋头逐梦,不屈不挠。
 
他,年已耄耋,还执著事业,“咬定青山不放松”。
 
他,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却“退而不休”为哪般?
 

王德轩在试验麦田里
 
□通讯员 张晴 本报记者 张行勇
 
盛夏,陕西武功县苏坊镇东村,气温30℃以上。
 
82岁的耄耋老人王德轩,站在从农民手里租种的10多亩试验麦田里,望着自己从冬到夏辛苦劳动的成果,像爱惜孩子般地用手轻轻抚摸着沉甸甸的麦穗。
 
每年的这个时候,王德轩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
 
退休后的17年,他都是这样度过,从不曾间断,也从未放弃。
 
82岁,该是好好安享天年的时候了。但对王德轩来说,为了心中那不灭的小麦育种梦想,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奋斗不止。
 
一个真实的梦想
 
记者多次邀约王德轩进行采访,均被婉拒,给出的理由是:自己真的不值得采访。后来经再三沟通解释方勉强答应。
 
6月12日一早,记者赶到了苏坊镇苏坊东村。在村民的指引下,在地里找到了劳作的王德轩。在参观他的“战场”、攀爬二楼那既没有扶手又很窄陡的楼梯时,记者心里便莫名地有点发酸。
 
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厦房,一张占据了全屋三分之一面积的土炕,一个用来放置21寸电视的老式柜子。
 
这就是王德轩在苏坊的居住环境。一年中,从播种到夏收,累加起来,他有三四个月要在这里生活。
 
喝过四年洋墨水、吃过牛奶加面包、住过苏联欧式洋房的王德轩,面对这样的居住环境,却心满意足,乐在其中。“这算什么苦?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吃得香,睡得好,还能搞科研。”王德轩常对询问的人讲。
 
王德轩,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的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是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留苏生物学博士。大学毕业时经虞宏正先生挑选进入水保所,同李振声一起在小麦远缘杂交课题组搞小麦育种,参与了“小偃”4、5、6号的选育过程。
 
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和小麦结缘的王德轩,心中一直怀着这样一个梦想:培育出一个高产、稳产的大穗大粒小麦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为国家和人民作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因为这样一个梦想,王德轩从工作期间到退休后都没有停止过追逐的脚步。他对自己提出了要求:真干、苦干、实干。即便是在“文革”中,他也不曾间断科研工作。在铜川、延安、榆林这些地区,他住过石工的窝棚,睡过旅社的过道,蜗居过车站,喝过渠水;在单位,他受过不解、排挤和打压。但这一切磨难和委屈,并没有使王德轩泄气和后退,他不仅坦然地承受了,还把这一切看作是检验自己是否真爱科研工作的考验。
 
工作期间,王德轩先后选育出了一些耐寒、抗旱的小麦品系和品种,如“黄特抗”、“榆田2号”、“清涧33号”、“中苏68矮”、“184”、“西育7号”、“科冬2号”等。其中,“清涧33号”曾作为榆林南6个县20多年骨干品种大面积栽培,至今仍有种植;为宁夏选育的“科冬2号”在当地审定并推广。
 
尽管育出了一些品系和品种,当上了研究员,拿上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但王德轩觉得自己干的那点小成绩离心中的梦想还有很大的差距。
 
退休后,没有课题及经费的王德轩,愣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别人的不解,把用于一家5口人生活的部分工资作为科研经费延续着小麦育种梦想。17年来,他为搞科研搭进去的工资有6万余元,这还不包括家属、亲属等帮忙搞实验的费用。
 
“他1993年刚退休那会儿工资才三四百元一个月,现在是4000多,下岗的儿子要买房,我们都没法支持。”已和王德轩在水保所家属区50多平方米旧楼里住了几十年的农村老伴虽然抱怨,但她已能理解王德轩对待科研事业的痴迷,转而默默支持了。
 
用尽余生去逐梦
 
如今的王德轩,患有白内障已经十五六年,在田里劳作一天下来,经常会腰酸、背痛、脚肿。但第二天,他又会按部就班地该干啥就干啥。
 
没有人要求王德轩去忍受苦累甚至是偶尔病痛的折磨去搞育种,更不会有人嘲笑他赋闲在家,或是凭自己的本事到某个公司当当顾问挣点钱补贴本不富足的家庭。也许他真的像大多数人一样颐养天年,可能更易得到大家的理解。
 
王德轩为什么要做出异于常人的事来?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像愚公一样痴痴前行?
 
“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拿什么回报呢?只能凭自己的专业所长了!我要选出让自己满意、让农民得实惠的优质品种。”凝重的表情,斩钉截铁的语气:“我还记得自己在入党宣誓时说过,‘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什么是终生?就是一辈子!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还要干!”
 
每年,从种到收,王德轩都亲力亲为。尤其是收获季节,没有丝毫遮挡的田里气温很高,但王德轩仍旧会挥舞着镰刀,认真地选材料,弯着腰一镰一镰仔细地收割,用架子车慢慢地拉回,然后再蹲在农家二楼的顶上用手一把一把地把种子搓出……
 
目前要提高全国小麦粮食产量,就要提高小麦单产,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小麦单产。提高小麦单产有两个途径:一是从育种上选育高产品种,二是从栽培上研究高产栽培技术。
 
“我们作过旱地小麦育种及栽培的研究,感到旱地育种及耕作栽培对提高水分的有效利用率及转化率效果很大。这样能充分挖掘旱地的增产潜力。我们根据自己的试验结果,通过选种、耕作栽培新技术可将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到90%,每毫米降水可生产3~4斤粮,还可能更高。”王德轩说。
 
王德轩说,从育种上要有突破,就要选育大穗型(粒多、粒大)小麦品种。选育的材料高产特点和功能主要是通过缩小籽秆比例,使其达到1∶1.5,1∶1,1.2∶0.8。17年的育种历史证明,籽粒产量的比重愈来愈大,穗型也越来越大。
 
据记者了解,武功县苏坊镇苏坊东村5组村民段志来在2008年用了王德轩没选上的育种材料的混杂种子,种了四分多地,就打了550斤粮食。
 
有人对大穗型小麦的成熟期提出了质疑,认为在关中不能正常成熟。但王德轩用实际行动证明大穗型小麦高产与早熟相统一。
 
坚持了17年的王德轩,现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站在了成功的边缘。他选出的几个小麦新品系连续两年的亩单产都在1200斤以上,准备参加今年的区试。
 
这并没有让王德轩满足。他自信地说:“到2017年,我90岁的时候,有一个品种可达到小麦亩产1600~2000斤。”
 
为了把小麦育种事业传承下去,让自己的心血后继有人,退休前,王德轩就考虑了接班人问题。他想,所在单位科研人员都是搞水土保持研究的,自己退休后没课题没经费,恐怕没人愿意跟着傻干。于是,王德轩就把自己考上河北蒿城医学院的侄子王阿群拦住,让侄子跟着自己干。恰好,侄子也因为家里困难,上不起大学,就答应了王德轩的要求。这一干,就干了20年,侄子也由一个毛头小伙子步入了不惑之年。对于小麦的杂交等整个育种环节,王阿群已尽得真传。
 
王德轩对小麦育种的痴情,打动了单位领导和中国科学院的有关领导。2008年,他们给了王德轩一定支持,还让他成立一个课题组。这让王德轩很高兴:“小麦育种的队伍可以扩大了!”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从青春岁月到不惑之年,从不惑到知天命,从知天命到花甲子,从花甲子到古来稀,再跨入耄耋之年,岁月在轮回中改变了王德轩的音容笑貌,但不能改变的却是那痴情的梦想。
 
《科学时报》 (2009-7-16 A3 人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