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视角

传媒视角

美丽新玉兰的“妈妈”王亚玲

发表日期:2019-06-10来源:西安新闻网放大 缩小

“玉兰花”育种“达人”王亚玲

  许多市民都记得,近几年西安植物园的玉兰花新品种多次向市民征集名字:2018年春季2个玉兰新品种定名为“长安玉盏”和“长安金杯”;2017年征集了“紫辰”、“紫玉”、“紫韵”四个品种。

  在陕西省科学院西安植物园两代玉兰育种科研人员30余年的不懈努力下,现已收集木兰科植物300余种(含品种),培育木兰新品种60余个,其中4个进行国际登录、12个获原国家林业局新品种品种权。记者日前采访到这些美丽新玉兰的“妈妈”——培育者王亚玲,她刚刚从玉兰品种培育试验基地回来。

  对玉兰花情有独钟

  作为植物学家,可以研究的植物千千万,为何王亚玲多年来尤其心仪木兰呢?

  “玉兰,别名白玉兰、望春、玉兰花。玉兰在新叶还未吐出之时就含笑开放,颜色有白色、红色、黄色等,花形俏丽,开放时散发幽香。”谈到心爱的玉兰花,王亚玲博士娓娓道来。

  从1993年到西安植物园工作,王亚玲就开始了玉兰的相关研究工作,因为要论证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就开始进行系统的玉兰花杂交,并逐渐演变成了这个进行多年的“玉兰育种”系统工程。

  “开始玉兰育种,和带我的‘师傅’有很大的关系。”王亚玲的“师傅”杨廷栋老师,是我国著名的玉兰品种——“玉灯”玉兰的培育者。顾名思义,这个品种的花色洁白无瑕,花型典雅大方,好像一个玉石制作的灯笼一样可爱。

  王亚玲博士爱上玉兰,还因为玉兰亚属植物在中国有着深远的文化背景。白玉兰是春天与纯洁、刚毅的象征,它代表着吉祥与富贵,《玉堂富贵图》中的“玉”即为玉兰。

  西安植物园木兰园,是我国木兰科木兰属玉兰亚属植物种类收集最多的专类园,共收集木兰科植物300余个(含种、变种、品种、野生材料)。有国家级保护物种鹅掌楸、黄山木兰、宝华玉兰、天目木兰、景宁木兰、天女花,来自日本美国的星花玉兰、渐叶木兰;本园培育的专利品种“玉灯”、“红笑星”、“红寿星”等;来自欧美的栽培品种“贝蒂”、“林奈”、“黄鸟”等。每年3至5月,不同木兰种类次第开放,美不胜收,7至10月又会迎来第二次花季。因此,西安植物园是一个三季有花的专类园,也是我国玉兰属植物收集最多的专类园。

  理想的品种往往“广种薄收”

  西安植物园最早的玉兰人工杂交工作是从上个世纪的1995年就开始了,但由于当时对木兰科植物的遗传背景了解还不是很深入,所以初期的几批杂交后代表现并不是特别理想。

  那么,培育出一株玉兰新品种到底有多难?“有一个叫‘红玉’玉兰的品种,就是1995年开始做杂交,直到2012年才申请了国家林业局的新品种授权。木本植物育种时间都非常长,玉兰是乔木,童期长,有的种八、九年甚至十一、十二年才能第一次开花。要育成一个集4个优良性状于一身的好品种,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一定的运气。”王亚玲说,所谓的理想品种,一是花量大,二是矮化或速生,三是花期长,四是花色鲜艳且芳香。根据推广的需求选择育种目标,如想用作行道树、风景树,就培育能够快速生长,花朵大、花香、花色艳丽的品种;如在小庭院里栽植,就希望植株偏矮小一点、花期更长,也希望它芳香、花型花色多样。

  育种工作可以说是“广种薄收”。曾经,王亚玲的一个杂交组合后代收了500多粒种子;在长成的200多株小苗中,只有一株有希望培养成为新品种。但爱花人王亚玲从没想过放弃,她一直努力坚持。目前,她收集的玉兰种质资源有30多个种近500个品种。

  新品种栽培前景看好

  近几年,好多市民都反应, 道路两旁的植物比起以前在品种上有了变化;直观地说,变得“更漂亮”了。这其中,离不开像王亚玲一样的植物育种学家的不断努力。

  而在众多的木本观赏植物中,木兰科植物是其中的翘楚。因为木兰本就是较为适合城市的植物,除了花型优雅,还由于病虫害少,并不需要多次打药进行驱虫,也不需要进行修剪,外形美观且散发出来的芳香气息具有杀菌治尘的效果,抗污染能力也很强,是一类优良的城市生态景观树种。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木兰花3月份到5月份的花期里,在西安植物园木兰园内看到了各种品种各异的美丽木兰。

  常绿可以理解为冬季还有叶子存留,常绿植物一般在春季或者春夏季节集中换叶,落掉旧叶子让新叶子长出来,所以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叶子。木兰科很多常绿种类,是即耐寒又芳香的常绿观花木本植物。王亚玲课题组正在培育一批耐低温的常绿观花木兰科新品种。“如木兰新品种‘长安玉盏’,株高约2.5-3.5米,花鲜黄色、芳香。这个品种的花不但美丽、有香味,而且四季常绿,其耐寒能力比西安城区最常栽培的常绿小乔木大叶女贞还要强,符合北方城市对绿色的需求,栽植前景看好。”(文/记者 张潇 图由受访者提供)

 

http://news.xiancn.com/content/2019-06/04/content_3461612.ht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