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视角

传媒视角

更有针对性!

我国灵长类物种濒危等级详细划定

发表日期:2021-07-06张梅来源:群众新闻放大 缩小

  记者从日前在陕西省科学院秦岭珍稀濒危动物野外研究基地召开的中国灵长类物种濒危等级评估会议上获悉: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保护野生动物,针对不同濒危等级的灵长类动物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科学家对我国灵长类物种濒危等级进行了详细划定,为中国灵长类物种的保护目标与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濒危等级是确定物种优先保护顺序和制订濒危物种保育策略的重要依据,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营利环保机构,也是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IUCN根据数以千计物种的绝种风险,将物种划分为绝灭、野外绝灭、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未予评估9个保护级别。

 

IUCN物种红色名录2020版

  “IUCN对物种生存状况的评估是基于全球做的,并不代表物种在各个分布国的生存状况。一个物种的IUCN红色名录等级并不一定等同于其在一个国家红色名录中的等级,除非这一物种是该国特有的物种。因此需要有一套针对自己国家的评估标准体系。”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晓卫介绍,我国动物保护等级依据濒危性原则、珍贵性原则、预防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关注度原则以实际开展的资源调查评估数据为主要依据,并参考《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和IUCN红色名录分类系统与标准,划分为Ⅰ级重点保护、Ⅱ级重点保护、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非保护野生动物。其中,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中国特有稀有或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为数量较少或有濒于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多年来,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等单位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了濒危野生动物的生态学、行为学、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对策等方面的大量研究,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依据。“近年来,中国灵长类研究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我们迫切需要对原有的保护名录进行重新划定和确定等级,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推动我国灵长类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王晓卫说。

  据了解,此次会议系统总结了中国27种灵长类物种资源与分布现状,分析评估了中国灵长类所有物种的生存状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评估中国灵长类物种的濒危等级;提出红色濒危物种名录、中国灵长类物种的保护目标与管理措施,修订了国家保护级别的评定标准,提出中国灵长类国家Ⅰ级、Ⅱ级保护名单。

来源: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9126084

附件: